不少过去追随陆寻芳的将士纷纷自荐,恳请殷峙同意他们去前线支援。
\n
殷峙死咬牙关不允,大殷如今兵力乏弱,都送去前线王都怎么办?靠着那些个闲散侯爷?还是朝中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
\n
直到十一月中旬,惠妃带着一名女童来到寝殿。
\n
陆秋儿今年刚满六岁,身穿一袭淡粉色袄裙,肉嘟嘟的小脸看起来软糯可爱,却一本正经跪在殷峙面前,用脆生生的童音道:“秋儿恳请陛下放过舅舅。”
\n
殷峙一时没反应过来,只觉得她小大人一般的模样很有趣,遂停下手中的笔,问道:“你知道你舅舅做了什么?”
\n
“知道。”陆秋儿跪在地上,举头望向殷峙。
\n
她长得很像徐客秋,特别是那双含了水的眸子,即便才只有六岁,仍能看出是个美人胚子。
\n
“若说舅舅是有意敷衍,那的确该罚,可胜败乃兵家常事,舅舅他已然尽力,陛下不该因此而责罚他。”
\n
殷峙目中神色一黯,沉声道:“这是谁交给你的。”
\n
陆秋儿听他语气不善,稚嫩的脸上毫无惧色,跪在地上腰板挺得笔直,“回陛下,无人教我,是我翻看娘留下的兵书时看到的,兵书上还说:众寡同力,则战必胜守必固,况且自古以来就有大战之时不斩败将的说法,眼下前线岌岌可危,陛下更加要展现得心胸宽广,才可令上下一心,前方将士无后顾之忧。”
\n
第132章
\n
其实即便陆秋儿不来,殷峙也早已动摇。
\n
这几日接连有人替陆寻川求情,其中不乏当年追随过庆延帝的三朝元老,奇就奇在,从这些老臣口中说出的话,竟与一个六岁的孩子如出一辙。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