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仿佛过了一个世纪,秋华年被人推醒,睁开眼看见村长的大儿媳,孟圆菱的姑姑孟福月。
\n
孟福月和秋华年不熟,但知道自家堂兄的小哥儿和秋华年交好,也知道公公对这家人比较看重,所以态度很好。
\n
“我想找族长说件事,刚才敲门没人应,所以在外面了等一会儿。”
\n
“我公公去田头看今年地里的土了,过一会儿就回来。”
\n
孟福月招呼他,“你先和我进屋坐一会儿,今天是云成去县学读书的日子,家里大多数人都跟着进城玩去了,我留下看门,刚才去园子里取了点柴,没听见你敲门。”
\n
“云成要考童生了?”秋华年问。
\n
读书人通过县试和府试后便可称为童生,再往上通过院试,就成了秀才,有了最低等的功名。
\n
秀才又叫生员,可以见县官不拜,排名靠前的禀生每月还能领米。
\n
在县试、府试、院试中都考中案首,被称为“小三元”。
\n
县学只有童生和秀才能在里面免费读书,其他人想进去不仅要禀生作保,还要缴纳不菲的束脩,所以只有快考童生的人才会花钱进去学上几个月,相当于最后冲刺。
\n
“孙秀才说云成的学问可以试一试了,先考童生,在县学里学个几年,再往上继续考。”
\n
孙秀才就是在清福镇办私塾的那个老秀才,云成之前一直在那里读书,据说秋华年的便宜丈夫也是他启蒙的。
\n
“云成年少老成,是个读书的好苗子。”秋华年夸到。
\n
“我公公也这么说。”孟福月笑得开心了许多。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