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围观的,秋华年前一天就和杜云瑟说好了,早上吃过饭就提前到了文庙。
\n
文庙是祭奠先圣孔夫子的庙宇,各府各县都有设立,京城的文庙尤为巍峨宽阔,位于北城的国子监隔壁,占地足有三十亩,它们所在的坊被叫做崇教坊。
\n
古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文庙的香火向来旺盛,每日都有络绎不绝的香客来替丈夫或家中子侄祈祷。
\n
今天三百新科进士要在文庙行释菜礼,数不清的人来围观蹭喜气。
\n
秋华年解释了自己的身份,被迎入庙中,还有人专门上了茶水点心,请他休息片刻。
\n
文庙占地宽广,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院落和围绕花园而建的亭台楼阁,秋华年被安排在碑廊附近的一间厢房里。
\n
距离新科进士们从皇城来到文庙还需要一阵子时间,秋华年不急着去前头行释菜礼的地方,带着星觅去碑廊上看石碑。
\n
每届殿试之后,礼部都会在文庙立一座石碑,上面刻着三百新科进士的姓名和籍贯,文庙的碑廊一眼望过去全是石碑,总共九十六块,有一大部分是前朝留下的。
\n
昔日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一届届新科进士们早已作古,但石碑上永远铭刻下了他们的痕迹。
\n
过些日子,杜云瑟的名字也将出现在这里,出现在最新一块石碑的最前方。
\n
秋华年从后往前看,把元化一朝的数块石碑迅速浏览了一遍。
\n
他发现考中进士的人里,平民的占比不小,但那些出名的世家每隔一两届就会出一位进士,这些进士又会有自己的同僚、故交、门生,借助互相的关系往向上攀升,年复一年地积累下来,在朝中的积累可谓极深。
\n
要对这样的庞然大物下手,还要尽可能降低对国家对百姓的影响,真是困难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