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连典史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更别说它的俸禄了。
\n
秋华年笑了,他就知道魏麦夫妻一定很关心这个,大家都是从艰苦时期过来一文一文攒过钱的人嘛!
\n
“皇庄典史一个月八两银子的俸禄,领取时也可以直接换成禄米,一两银子合一石米。”
\n
魏麦和许枣齐齐吸气,发出发大财了的声音。
\n
“居然这么多!”
\n
“八两,八两,在村里时累死累活种一亩地,一年下来最多也就赚个二两!”许枣拍着胸口说。
\n
在古代,社会的贫富差距极其之大,农人们辛苦一年的收入,只够富贵人家买一瓶花露或者清膏消遣。
\n
秋华年正感慨着,又听见许枣小心翼翼地问,“县主,杜老爷每个月的月俸是多少呀?”她想长长见识!
\n
“云瑟是从六品翰林院修撰,一个月十六两俸禄。”
\n
裕朝给官员的俸禄并不高,中低品级时升一级只涨一两银子,从九品官员月俸十两,从六品只有十六两。
\n
继续往上俸禄同样涨得不多,一级涨个四五两顶天了,只有到正三品往上才有大幅度提升,正一品一个月能拿到一百七十多两,但比起这个品级的高度和人数,依旧是寥寥无几。
\n
可见云瑟的恩师文大儒那么穷,是有原因的。
\n
不过裕朝绝大部分官员都不是文晖阳,除了俸禄外,官员们还有其他进项。秋华年家的开销就是由秋记六陈承担的,实在不行还有县主每月三十二两的月俸和每年五百石的禄米,不指望翰林院修撰的死工资。
\n
但杜云瑟的俸禄每月领回来,秋华年还是会盯着他上交,找个匣子专门存起来,至于给小杜大人的零花钱,那是另外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