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贺岱岳之所以在教授那耽搁了那么久,为的便是亲眼验证猪饲料的效果是否真的那么夸张。
\n
可惜配方保密,贺岱岳拿到手的是多次实验改进前的,不过有总比没有强。
\n
“学校养了十几种猪研究选育,教授说下半年送我一对小的。”贺岱岳肉眼可见的开心,“我这次出去得太对了。”
\n
“村里没河,水葫芦你要怎么种?”为贺岱岳高兴的同时,褚归不能忽视现实的困境,“难道种公社的河里,定期打捞运到养殖场,未免费事了些。”
\n
“不种河里。”贺岱岳思考过了,水葫芦长势快归快,但按其繁殖习性,若不加以控制,将来恐怕会泛滥成灾,“我看了种在河里的状态,感觉不行。”
\n
河流之间是连通的,水葫芦的种子极易随处传播,且雨季涨水风险更大。
\n
外省养殖场接待贺岱岳的人张口闭口全是水葫芦的优点,对于贺岱岳的话不以为然,全国各地都缺饲料,水葫芦自己传播省得他们找种源了。
\n
贺岱岳眼光长远,他打算在村里挖个水塘,既能养鱼又能种水葫芦,一举两得。
\n
“你记得黄泥坳不,上辈子你和我割麦子的地方,那有个小水潭,而且离河沟不远,挖水塘最合适。”
\n
水塘一天两天是挖不成的,在此之前,贺岱岳将向郭书记阐明水葫芦的隐患,申请租借公社其他生产队的鱼塘进行种植。
\n
一次外出明确了养殖场未来两到三年内的清晰目标,贺岱岳很是满意,回了村行李箱一搁,立马去找了杨桂平。
\n
郭书记对贺岱岳说的水葫芦充满了兴趣,当即通知生产队有池塘的队长到公社开会,提交申请与签订租借协议前后不过隔了三天。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