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不敢宣之于口的期待,在李汝华疲惫的心灵中悄然滋生。
他被万历的麻木拖垮了精力,被泰昌的无力耗尽了希望。他早已不奢望什么“众正盈朝”、“圣天子垂拱而治”的理想国。他迫切地渴望的,是一个能带领这艘破船驶出泥沼、能让被党争腐蚀的机器重新运转起来的船长!
更多微不可见的变化,好像都默默的开始出现。
工部营缮清吏司,负责河工的员外郎项承允,散衙归家后听闻了消息。他沉默地吃完寡淡的晚饭,没有参与家人的议论,只是默默走进书房,从落了层薄灰的旧书柜最深处,小心翼翼地抽出了一份卷宗。封面赫然写着——《永平府蓟运河桃花峪段堤防紧急加固条陈》。
这份耗费他数月实地勘验、详述了堤坝现存裂缝与蚁穴隐患、预估了溃决风险及加固方案、并附有详图的奏报,在万历四十五年呈上后,便如石沉大海,再无音讯。在泰昌朝短暂的“众正盈朝”氛围下,他也曾抱着一丝希望托人打听,却被告知“阁老正忙于…弹劾郑贵妃....”
员外郎枯坐良久,终是缓缓展开卷宗,目光掠过微微发黄的纸页和早已熟悉的字句。他拿起笔,在案桌的砚台里润了润墨,犹豫再三,最终在条陈最后的空白处,工整地添上了几行小楷:
天启元年正月再勘补遗:
“去冬奇寒,桃花峪东堤新现冻胀裂痕三条,宽及一指,深探尺余,其下土体疏松,隐患尤甚。今春桃花汛将临,水位预计涨逾往年三成,溃决之危,迫在眉睫!关乎永平下辖三县十一万生灵及数十万亩良田,恳请陛下圣察,速拨帑银,征调民夫,刻不容缓!”
写罢,他小心地将卷宗卷好,没有像往常一样束之高阁,而是慎重地放在了自己明天需要随身携带的书袋之内,放在了所有例行公文的最上面。灯火跳跃,映照着他平静却暗藏一丝希冀的脸庞。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