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芳回来,二来么,四叔夫妇文弱,我又是这样,我们都需要你的保护。”
看出他吃软不吃硬。我们几个加起来,再加喜儿,很容易触动侠骨柔肠。
“无论如此,我需写封信去京都。”他仔细想完,决心告诉我,“尤其写清今日之事。今日是你我二人的主意,若前桥阁责难,不可叫你一人担责任。”
第97章 鹣鲽情深(十四) 收到郭池信后的一个……
收到郭池信后的一个月, 闵代英又给我寄了封信。那信的前半部是四叔写的,简述铜雀台那段工程大致需两年完工,计划第三年通航, 沿岸如何设置码头, 如何植树铺路。后半部则是闵代英的字, 主旨便是要钱。
我读信的时候, 正坐在镜花水月楼看戏。今年元宵很热闹, 水月楼搭了戏台子,请到南园戏班,连唱三天潮生万象。那戏说的是一名叫潮生的小厮,某日救活一株豆苗,土地神看了欢喜,点了他的通天眼,从此他能瞧见阴阳两地的魂魄。城里人知道他的本事, 纷纷请他通灵,为此闹出不少笑话。戏班排演时, 预备了六出,每日两出,早晚各一出。霞光殿和琼华宫下帖,宴请各府亲朋看戏取乐。水月楼内朱纱碧影, 烟暖烛颤,笑靥盈盈。戏台上的潮生正帮一个儿子找父亲。那儿子经营果子铺, 因为老父离世,做不出乌梅干的酸甜味, 客人不买,自然逐年萧索。潮生烧了冥纸,贿赂阴司门神, 叫他们留一条缝儿,使老父的魂魄能出来。老父眼见家业凋零,心里着急,立刻给出一张食谱。潮生递了食谱给儿子,竟是盐腌鸭胗的做法,儿子疑惑了,拿起尝尝,说这个根本不甜。台上的人扮得认真,台下的人看得可乐。
崔流秀见我笑了,提醒我给宫人放赏,年节里伺候,个个累得够呛,这次放赏不能吝啬。恰好此刻读到闵代英的信,信中请求拨付数百两金银,他想在铜雀台建十座大庙,先接济当地贫苦,尔后布施治学。又提议免去当地赋税,最好能免二十年,使农户安心耕地养鱼。末了,直言保定侯年岁大了,请陛下将他接回城里养老。虽然郭池事先告知前后因果,闵代英这语气依然叫人生火,俨然铜雀台已成他的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