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我从没见过自己的父母。从小跟着柳二叔生活, 他对我很好。柳家武馆在洛水做船运,我就跟着他,学习掌舵扯帆, 分辨各路水势高低, 每日与他同吃同住。大概十岁后, 柳二领我去京都的一间大宅, 据说有人等着见我。我腰间挂着一枚黄玉石, 光滑处镌刻了小字京都涌泉殿,当时喜姑姑看到这东西后,一把抱住了我。她说我生在京都,地点就是内廷涌泉殿。
当时只是懵懂,心中有点惆怅。这时英叔叔就出现了,他不让我再跟船四处漂泊,他把我带在身边, 教我骑马打猎,教我读书识字。有一节国史课, 他描述景泰朝的繁荣昌盛,又提及先帝的三位皇子。英王最得人心,可惜早逝,福王最享福禄, 得以承继宗庙,他俩还有一位弟弟, 就是我的父亲恭王长丰。他在每人名字后划下一个小箭头,例如福王以下是单立, 恭王之下就是我。我回去睡了一觉,第二天才明白他所说的涵义。
随后我被送到当今圣上面前,他是不苟言笑的人, 对我不温不火。我有点失望,也不喜欢京都。每日去前桥阁读书,让我苦不堪言。淳化十七年,万家庄有批货要送去鼓城,我立即请旨同行。终于能摆脱那帮老夫子了。我背不出文章,写字又太丑,但我不敢反抗,那几尊白须老翁,老得…恐怕只要手指一戳,他们就当场倒地。还是四方漂泊的生活适合我,京都太枯燥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