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五年前,贤妃与贵妃的冲突中,贤妃盛怒之中动手打了贵妃。
贵妃跑去找北齐皇帝哭诉,北齐皇帝情绪上头了,就要赐死贤妃。
旨意传了出去,北齐皇帝上头的情绪下来,马上命人撤回旨意。
结果传旨的人还是慢了一步,贤妃己死。
北齐皇帝心中无比后悔,他对贤妃的死活不在意,但是母子一体,他杀了皇长子的生母,这个儿子还怎么用。
杀母留子那也要趁孩子小的时候,二十几岁的好大儿,与母亲感情甚笃,这时候杀了他生母,他是要报仇的。
这时候就有心腹大臣向北齐皇帝建议,立皇长子为太子,杀贵妃,追封贤妃为皇后,抢救父子关系。也向皇长子证明,绝无忌惮之意。
贤妃本身并无大错,伴驾三十年,生下皇长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只是与贵妃起了冲突,就这么被赐死,死的太冤。
而且贵妃与贤妃之间的矛盾,本质上就是北齐皇帝偏心所致。
男人有偏爱很正常,但贤妃是潜邸跟着的老人,又是皇长子生母。不看僧面看佛面,让她屈居于后来者之下,换谁都不服气。
正确做法是,贤妃的位份在贵妃之上,贤妃气平了,自然也就没争执了。
自古以来,因为男人偏心,宠妃骑脸皇后的都有。但因为宠妃杀了太子生母的,古往今来论起来都是奇葩。
但北齐皇帝的贴身太监却悄悄说,人己死,悔之无用,大皇子是断不能留。他就是现在能忍下这口气,杀母之仇,他肯定要报。
与其养虎为患,不如先下手为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