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楚河造反了。
在关楚河入朝之初,或者说关太后执政之初,便深谙兵权之重,紧紧把控着军权。
只是武将太难得,关家子弟众多,能打的武将真不多。启用苏家多少有些不得己,外敌环伺,没有能打的将军,守不住疆土。
出将入相,关楚河亦领过兵上过战场,战功赫赫,只是战绩不如苏天翊。
只是京城局势更需要他坐阵,才长留京城,但手中也始终掌握着一支精锐之师。
现在要造反了,靠的自然是这支心腹精锐。
以大皇子之名,关楚河打出“清君侧”的名号。
舆论先行,第一步便是对薛迟的身份提出质疑。
世人皆知,二皇子出生便夭折离世,而晋阳长公主与薛驸马心怀鬼胎,竟将自己的儿子冒充二皇子,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反观大皇子秦铮,身为皇长子,秉持着“国赖长君”的古训,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人选。
“吾乃父皇长子,当承大统。如今父皇被奸人蒙蔽,朝堂之上乌烟瘴气,我等臣子怎能坐视不理?此番清君侧,只为拨乱反正,还天下一个清明!”
“大皇子”激昂慷慨,跟在关楚河身侧,四处演讲,每每都说得众兵士热血沸腾。
关楚河在直隶起兵,消息几乎是瞬间传到京城。
显庆皇帝一直在研究长生之术,眼看着就要窥见门槛,要成为千古第一帝。
造反那么大的事,还是要管一管的。薛迟把奏折文案放到显庆皇帝的案头,大太监亲自念的,显庆皇帝没听完,就命人把大皇子秦铮押到跟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