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填充的内容比前几个名字丰富很多。”</p>
上官林比梁冬想的更深一层,《爸爸,去哪儿》有明确的节目定位,却没有明确的节目内核,对节目组就不会有太大的内容限制。节目组完全可以根据上线之后观众喜爱程度调整内容,而且不跟节目名称出现冲突。</p>
还是那句话,节目名称其实就是一档节目的主题,内容必须要跟主题契合。好比《我是歌手》,内容肯定跟歌手有关,跟歌手无关的内容就不能在正式节目中播放,否则就会主次不分,容易造成混乱。</p>
主题混乱,市场定位就会出现问题,很容易就会失去观众。从《我们的歌手》,《歌手日记》到《田河点评》全都算是《我是歌手》的附属节目,每一档节目都由节目组统一录制,为什么杨涛没有将那些内容放在正式节目之中,反而开办了另外几档节目?</p>
还不是为了明确主题,在主题明确的情况下,附属节目才能分一杯羹,扩大节目的经济利益。</p>
“我比较喜欢《爸爸,去哪儿》,不过这是我的看法,具体使用哪个名字,就是你的事情了。”梁冬随口说道,他愿意给上官林某些建议,却绝对不会替他做决定,那些责任属于上官林,同样,那也是上官林的权利,他没有必要插手。</p>
相比较还未决定的《爸爸,去哪儿》,他更加在意歌手的表现,尤其是最后一位补位歌手:彭佳。</p>
彭佳的唱功了得,演唱技巧跟舞台经验都近乎完美,一把高昂的大嗓门比黄珊珊都不遑多少,尤其在沉稳跟爆发力方面,他简直看到了另外一位黄珊珊的身影,尤其重要的是,她的外貌比黄珊珊优秀。</p>
不要小看这一点,现在是一个看颜值的时代,两位同样优秀的唱将级歌手,一位长相出众,一位长相平凡。颜值高的歌手绝对会占据巨大优势,发展前景跟观众喜爱程度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如果将彭佳跟黄珊珊换个位置,让她从第一期就出场,彭佳的名气绝对比黄珊珊还要高很多。</p>
“可惜……”</p>
注意到梁冬在观察彭佳,上官林也将注意力放在屏幕上,听了几十秒之后,他就忍不住摇了摇头:“她来的太晚了!”</p>
梁冬点了点头,是啊,彭佳来的太晚,有黄珊珊的珠玉在前,演唱风格跟黄珊珊类似的彭佳只能做黄珊珊第二,根本没有机会超越黄珊珊。大众多变,其实也很固执,当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