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有好些肉汁都流在了荷叶上,评委简直惋惜得要拍大腿。
岑锦文一边缓慢咀嚼,一边斟酌着一会儿的点评。叫花鸡在制作方向上会有两个不同的错误方向,一是虽然经过层层包裹,终究是烤制完成,而且烤制时间还不短。制作者又没法直观地看到最中心鸡肉的变化,有时打开一看,鸡已经被烤干了,干巴巴的肉缩在骨头上,吃的时候要用牙齿往下拽。
另一种方向是过于酥烂。酥烂是好事,不管是包荷叶、包面团,还是往鸡腹里填塞材料,目的之一都是让烤过的叫花鸡保持鲜嫩软烂。
误区也常常发生在这里,一味的往这个方向上实践,叫花鸡完全失了嚼劲,吃着也索然无味,前面就有选手栽过这个跟头了。
南荼选用六个月大小的三黄鸡,这时候鸡肉品质最好,烹饪过后还不会完全失去咬口。
“皮酥肉嫩、略有韧劲、肉汁丰盈、口感丰富。”岑锦文这样总结南荼做的叫花鸡。
一只鸡那么多评委品尝,当然不可能每个人分到的都是好吃的部位。
曲新荣分到的就是鸡胸附近的肉。
鸡肉尤其是鸡胸脯肉缺少油脂,烤过后容易发干发柴,这也是为什么要在鸡外面包裹一层猪网油的缘故。
叫花鸡倒不算完全的烤鸡,更像是通过黄泥的热度半烤半焗出来了。
曲新荣吃着鸡胸肉,感觉自己如果闭上眼睛,根本尝不出来这是一只鸡身上口感最粗糙、最干柴的部位。在烤制的时候,肉汁被烤出来不说,还重新慢慢渗透到鸡肉之中,让鸡肉嚼得再久也不柴。
对比其他选手的作品,曲新荣很笃定,酒坛泥起到的效果要胜出面团许多。
不管是密闭性、导热性还是传递酒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