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按袋买,橘皮都被自家妹妹跟宝贝一样收走,说是有很多用处,和猪肉一起煮可以去腥也是从妹妹经常念叨的。
“葱姜铺底,肉皮朝上放上去,最好每一块都别挨着。”
修整肉块是不可能修整的,肉价摆在这里,调料的价格也不美好,为了美观丢了实惠就不是徐墨阳的风格。
“半罐黄酒都倒进去,别怕浪费……倒倒倒,别停手,继续倒……差不多了。”
看着把肉给几乎淹没了的黄酒,徐墨阳满意的点头,而叶娘子已经心疼的说不出话了,苗阿婆更是看一眼就倒吸一口冷气,感叹不愧是富贵人家出来的小郎君。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咦,为什么是水不是酒?”
八角茴香之类的大料放上几个,放上一点蜂蜜增加口感,徐墨阳吟诵者东坡学者的诗句,思索着烹饪过程中是不是还有被忽略的地方,然后就又陷入了沉思。
他记得现代普遍认为东坡肉是酒烧肉,可诗词里为什么是水烧肉?
“我在诗词上没什么天赋,这首诗是一位文人创作出来的。”
对上叶娘子惊异的眼神,徐墨阳认真的解释道,虽然不知道这个时代苏轼有没有出现,但他不能当文抄公,即使只有天知地知自己知也不行。
无关其他,只是单纯的道德问题。
东坡肉靠漫长的时间铸就美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徐墨阳索性跟叶娘子说起了吃货哥哥和冤种弟弟的故事(为增加趣味性故意这么写,历史人物应该严肃对待)。
徐墨阳的历史不算很好,闲聊的时候也是想到哪里说哪里,从春江水暖鸭先知到正是河豚欲上时,从岭南的荔枝到海南的生蚝,开始叶娘子还有心情给苗阿婆翻译几句,到后来便只有对广阔天地的震撼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