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放在高时明的立场,她积极捐赈灾粮,却迟迟不肯交权,钓着梁含围着杨府转,似是要提有利于杨府的要求才肯放粮。城外施粥,她又利用灾民秩序危机,逼左都尉为她所用,将江陵部署全盘打乱。
至于经历昨夜浩劫,杨家彻底成了弱势的一方,出粮赈灾还逢难,今后世人都会念杨家的美名,而不记得朝廷的政绩。
高时明现下实在是拿不准,杨书玉这是歪打正着,还是蓄意为之。
若她真的有意利用灾情抬高杨家声誉,那便算是有意站到太后阵营的意思,毕竟赈灾会是高时明今年最大的政绩。
可她偏偏又检举林自初与北凉细作有关联,给高时明送来一个对抗太后势力更大的筹码。
高时明不得不承认,杨书玉的确引起了他的注意,让他不得不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依旧分神去留意她的一举一动。
脑海里翻来覆去回忆这些事,这行人很快便到了独峰山脚。独峰险峻,骑马只可到半山腰,而板车却从山脚起便是无法上去了。
以杨伯安的伤情,骑马定是不行,杨书玉知道骑马走山道会是何种程度的颠簸。于是她吩咐伙计找来棍材制作担架,欲抬着杨伯安上山。
而后她追问周顺和秦初平,在跟来的人里,谁的马术好,便让人卸了板车,骑马先行一步,好让葛神医提早准备上医治杨伯安的药品。
“驮粮的马匹讲究的是耐力,脚程并不快。”高时明把玩着缰绳,百无聊赖道,“或许少东家还有另一个选择。”
杨书玉脚伤未好,被人搀扶登山,怕是要比杨伯安还慢。至于先行的护院,难道还能比高时明的坐骑更快?
哪怕是简单的止血散,配药碾药煎药,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杨伯安苍白的脸色根本等不来。
就在杨书玉抿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