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晚于他们回京的杨书玉一行,马车中是截然不同地氛围。
月芽摆弄着小几案上的茶盏和点心,似是受到感染,她小声地哼着江陵小调。
她身侧的车帘被卷起,杨书玉从主位倾身靠近,伏在车窗打量愤恨不满之风刮过的京都。
“建章的颂文写得真好。”
杨书玉面上扬着明媚无害的笑,似是这阵搅弄京都的风并非出自她手。
“林老太爷文人楷模,梅竹风骨。”她回眸一笑,“怎么会有投靠北凉的子孙后辈呢?”
谢建章浅笑连连,温声道:“是林氏后人不争气,丢了林老的风骨。”
他的声音似散在春风中,轻柔而悠扬:“书玉宣扬林老的功绩,是让林自初在大黎再无立足之地。”
那篇颂文没有贬低林氏后人,谢建章只是从内心真挚的感受出发,赞扬了林老在文儒界的千秋功绩而已。
甚至颂文没有只言片语提及林自初,可风声刮过,会将林自初是林声远贤孙的消息带到各处。
两相对比,他越是赞扬林老的文人风骨,便越是让林自初在世人面前抬不起头。
北凉蛮荒,单靠北凉国力和环境,就算有林氏一族助力,也很难在短期内追上大黎的国力。
与颂文一同传回京都的,还有杨书玉加盖私印的亲笔手书。关闭北境茶马互市的消息,怕是早已快马送去北境。
杨书玉在手书中还强调,要赶在秋冬前闭市,断了北凉采买物资过冬的退路。茶叶断供尚可忍耐,布匹棉花和粮食,都是北凉国土无法产出的。
她是顺着高时明的指示,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