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书玉还在城内?”
姜荷刚动了要将人散出城外搜寻,大小官道她甚至还想派人一路追去。但话问出口,见林江梧不做声,她就直觉不妙:“你怀疑是京都那边?”
“伯安这两个月一直在京都运作,就算不是那些人,也难免说他近期的动作会得罪什么人……”
这也正是杨伯安出发京都前,要特意折回同姜荷说明的原因。
见姜荷的眉头紧缩,他又补充道:“去码头看过了吗?”
情急之下,姜荷竟忘了这种地方。
因为汛期,江陵码头泊载量早已大大缩减,后来洪灾水位上涨,许多小船更是不敢航行,而各地受灾后便支撑不起大船的货运量,所以现在的码头渡口几乎是闲置的状态,大小船只都不敢起锚下水。
再者,去京都走水路不可直通,中途需要改换陆路,并非去京都的首选路线,但也绝非不可能。
姜荷不敢耽搁,带着人又马不停蹄地去码头寻人,谁料还真有一艘大船停在渡口。那一艘船的吃水量很浅,根本没有装载货物,却在这种非常时期下水。
而能这般不计成本调动大船的,非富即贵,若真是奔着杨书玉来的,姜荷竟生出一种束手无力的感觉。
她吩咐王芸折回去和林江梧递信,自己则上前询问甲板上的船夫道:“船夫,请问这艘货船驶往何方?运的什么货物?”
“向北。”船夫孔严修头也不抬,站在甲板边上,认认真真地理着渔网,“夫人是要乘船?但我这艘船小,至多还能再搭乘一人。”
姜荷回头环视跟来的家丁和伙计,心中盘算着如果一拥而上,怕是大伙还没有摸到船板,大船就可以立刻离岸,到时候这些人便只能掉进湍急的江水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