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准确来说,是收归高时明的麾下。这也是他离开京都多年,归来仍能与太后党争锋的底气。
如今,太后手中捏着萧彧,靠策反京都防御副都统,得以在高时明前脚出京,后脚控制住京都。
双方皆投鼠忌器,这才僵持着。
太后党怕高时明不顾起兵谋反的骂名,直接下令发兵京都,而高时明则是担心太后真的会对萧彧下手,毕竟萧彧这个亲儿子与她并不亲近。
念及此,高时明忽而开口道:“听说你仍扣着杨大小姐在府中?”
杨仲辅不明所以:“还请王爷明示。”
“你尽可遂了太后的心愿,日后不再联合其他朝臣施压,任由她罢黜佐亲王。”高时明指节轻扣桌案,强调道,“但这道圣旨,一定要你们眼见皇上平安无事,在朝会上当众宣读。”
“如今,皇上的安危才是最紧要的。”
以萧彧的性子,他习得高时明的三分执拗,定不会听从太后的摆布。眼下北境已定,北凉不敢冒然出兵,两方政党对峙正是白热化的时候,很难说太后,甚至是其他太后党的人,要用非常手段逼迫萧彧表态。
若萧彧表明自己扶持太后一党,那么高时明做得再多,最终也只会是乱臣贼子的结局。
所以,他必须首要确定萧彧平安无事。
“至于杨大小姐。”高时明顿了顿,“放她进宫去伺候太夫人吧。”
杨仲辅皱着眉,难得反驳道:“如此,岂不是正合她们的意?”
太夫人和太后,早就想撮合杨清浅和萧彧的婚事。就算杨清浅的年龄稍大,她们也不在意,反而觉得如此,杨清浅能更好地让年幼的萧彧听她未来皇后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