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稿子,一个个恨不得直接动手去抢。
能让崔道逸这种名编夸赞的稿子,一定非常精彩。直接拿给主编,两人还研究了这么久,可以肯定,绝对是重量级的稿子。
“老崔,稿子....”有编辑笑着伸出手指了指,示意崔道逸给他看看。
“好,轮流着来。另外都把手上的汗擦一擦,别弄湿了稿子。”
..........
在刘一民骑着行车朝家里面奋力骑的时候,一封信随着邮递员来到了麦积大队。邮递员骑着二八大杠,横梁上挂着的是报纸和杂志之类的东西,后面的座上绑着包裹,身上有一个绿色的帆布邮政挎包。
这个挎包因为时间太长,外表脏兮兮的,成了土绿色。里面装的都是信件,这些东西小且重要,所以时时刻刻都挎在自己身上。
邮递员是这个时代令人艳羡的工作之一,吃商品粮拿工资。另外社会地位也高,在这个联系基本上靠信的时代,他们是很多人家期望见到的人。
邮递员看着寄信的单位纳闷不已,《人民文艺》编辑部怎么会给这个穷地方寄信。再看到收信人的名字——刘一民。心中的疑惑更大了,刘一民他是认识的,麦积大队的初中班老师。
农村文盲多,想要寄信的话,只能找识字的人帮忙写,找刘一民写信的人不少。加上刘一民经常会订阅《燕京文艺》《人民文艺》等文学杂志,接触多了,自然也就认识了。
刘一民给他的印象是喜欢读书的年轻人,麦积大队为数不多的文化人。
他将最近的报纸送到大队后,就哼着歌来到了刘一民的家门口。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