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浴兰节已过去好些日了,薛将军还佩香囊?”
\n
“习惯了。”
\n
叶聿铮有心去看一眼香囊上的绣纹,“尊夫人绣的是……有胖郎神之称的诸犍?”
\n
薛慎面不改色:“是金吾卫服上的豸。”
\n
他眉梢微扬,带点惊异,见他的武将把香囊托在掌心,让他看得更仔细些,“内子手拙。”
\n
叶聿铮笑了:“薛将军心里可不是这么说。”
\n
两人一同走向了御案,叶聿铮落座,案头上又是堆得小山一样高的奏疏。
\n
刑部与大理寺在他施压下,已在限期内查明巫宝山与贪墨案千丝万缕的联系,除了罗府纵火屠杀之人在他授意下隐去,所有人罪责难逃。
\n
叶聿铮随手拿起一封看,国子监司业洋洋洒洒的一篇骈文,替李通懋求情;新科状元引经据典,阐释李通懋辞官将引发的祸事……继而连三,一摞翻不到底,把他的老师描述得近乎完人。
\n
这是老师在朝堂数十年根基深厚的体现。
\n
可李通懋并不是完人。
\n
李通懋将科举中一手选拔出来的俊杰能臣安插到各部各处,但凡他签发的政令,执行总是畅通无阻。
\n
数年前推行新政最关键时期,巫宝山实为私吞赋税倒卖官粮案的主谋,李通懋为避免引火烧身,被政敌攻讦,以新政推行成果不容有失为理由,联合太后幕后运作,让从犯罗禹碹成了主谋,巫宝山只轻飘飘地被贬到了任州。
\n
他的老师诚然机巧善谋,治世有方。
\n
但他久居相位,已养成独断专横的性子,要不择手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