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的极致资源动员。
朱翊钧这小子,起码有点门道,懂得不能再薅底层老百姓的血汗,而是优先动刀富户。
直到晚年,他才按照旧例,加派“辽饷”。
所以财政危机真正全面爆发,已经是万历去世之后了。
因此,“明实亡于万历”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
另外,大明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继承人制度。
其实这不仅是大明的困境,几乎所有王朝都会面临:缺乏合格接班人。
首先,绝嗣就是一道坎。
历史上不乏无子的皇帝,比如明武宗朱厚照就是典型。
其次,继位者年幼,同样麻烦。
这一点在东汉简直司空见惯,提起东汉皇帝,总绕不开一个外号——“东汉幼儿园”。
明末同样如此。
嘉靖十四岁进京,虽不算太大,但还能镇得住局面。
他死后传位隆庆,结果隆庆六年就把自己作废了。
接着十岁的朱翊钧登基,也就是万历。
好在他熬到了六十岁,算个成熟的老皇帝。
可他死后,继位的是明光宗朱常洛——成年皇帝,思路也算稳妥。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