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即位后全盘推翻天启之策,一上来就处死魏忠贤,重新起用东林党人,还废掉了商业税。
结果,庞大的财政压力重新压在农民肩头,直接导致明末起义连绵不断。
天启还有“木匠皇帝”的外号,除此之外,还有人讥讽他为“文盲”。
据说他根本不识字。
当年,左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列了“二十四宗大罪”,要求立即将其处死。
担心奏疏被截,他特意造势,使得朝野皆知,最终上呈天子。
大殿之上,魏忠贤吓得脸色如土。
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天启因不识字,竟随手把奏疏递给身边侍奉的王体乾。
偏偏王体乾是魏忠贤的心腹,他故意掐头去尾,只挑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念给皇帝听。
天启一听,觉得也没什么要紧,魏忠贤便因此侥幸躲过一劫。
可天启真是不识字吗?
未必。
许多时候,史书往往带着政治色彩,故意留下一个个谜团。
实际上,天启少年时虽因环境所限,只能由父皇旧伴读吴进忠勉强担任启蒙老师,但至少打下了基础。
等到登基后,更在孙承宗的督导下读书学习,态度颇为用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