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大清情况完全不同。
自从大清建立,宗室成员就是举足轻重的力量。
比如努尔哈赤,他的弟弟舒尔哈齐就是二号人物。
后来那四大贝勒、八小贝勒,一大堆能征善战的将领,全是他的儿孙侄辈。
等到皇太极掌权时,爱新觉罗家族的成员依旧发挥着巨大作用。
至于“嫡长子继承”?
不好意思,女真人根本没这个概念。
满清自始至终的传统就是:宗室成员必须用到极致,绝不能浪费。
直到康熙登基,他才觉得汉人的嫡长子制度,比满洲的家族会议靠谱。
于是康熙开启了“鸡娃式教育”。
把嫡出的二儿子立为太子,同时又表示——
其他皇子也行,将来可以辅佐太子,一起努力建设大清,早日实现封建梦想。
可结果大家都清楚。
这一步操作,直接把清朝推向了两百多年里最血腥的皇子斗争阶段。
康熙自己都被吓得心惊胆战,生怕哪天一口气没了,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后来雍正继位,便开始反思。
要么像大明一样,把宗室当猪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