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花萼碎屑。
\n
观察,分析,沈亭文想。
\n
花涧很美,这是所有人见到他第一眼能够想到,能够直观感受到的外在。与之相对的,是他安静温和,又时不时带着无伤大雅的恶劣的性格。前半部分是能够给与绝大多数人的印象,后半部分却不是谁都能有幸见到,或许就像他说的,是留给更亲近的人的。
\n
环境会塑造不同的性格,沈亭文看过。严苛的环境下,人的性格会较为压抑,或走向充满破坏欲的极端。稳定而健全的人格则更多地诞生在一个完整而平静的环境中——像花涧这种的,多半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
\n
但这样其实又存在另一个问题,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很多时候并不吝于接受他人的爱,并给与同样的回馈的。而花涧作为一个“人”,却像是被卸除掉了感情模块一样,不仅对他人的关爱与示好视而不见,甚至会刻意躲避掉一些亲密关系。
\n
不说话,不做事时候,他的眼睛甚至有些空,静静望着某一处,眼神是涣散的,找不到落点。
\n
那种空会让沈亭文感受到一种无言的恐惧,即便他只见过少数几次,那目光平静得让人觉得好像什么都无法吸引他,无法让他注意一样。他的画也是这样,从未有过关于自己的内容。更多时候,他是在简单地描绘他所看到、听到的一切,冷漠地旁观着……好像永远与其他一切分割在两个世界里。
\n
他在说给自己听而已。
\n
沈亭文看不到花涧的内心,再望向花涧时,视线中不自觉地带上了更多的,复杂难言的情绪。
\n
“怎么了?”花涧忽而开口。
\n
沈亭文飞快收回自己情绪,转开眼:“在想你刚刚说的办法,有点可惜,我还是觉得,我跟我爸妈恐怕没办法达成和解。”\n\n\n\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