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挺正常的,”沈亭文说,“家庭不和的夫妻遍地走,也没见谁说不能养孩子,看你用什么标准定义正常了,总有个范畴能把自己划进范围里。”
\n
何为正常实在是一个太过于广泛主观的定义,有正常自然有相对的正常,要细究能扯上哲学领域。花涧说的时候没有想定义,只是顺着沈亭文说,沈亭文先一步给了标准他便没否认,说不好是认可还是不认可:“那就好啊。”
\n
第 33 章
\n
梧城的夏天很热,潮热,隔着窗户都能看到扭曲的空气和灼热的日光在一起蒸腾。天气影响心情,哪怕屋内温湿适宜,也不免让人有些恹恹。
\n
这种热度从五月开始准备,雨季后正式爆发,要一直持续到九月才消停。花涧跟着网上的方子买了酸梅汤的材料,煮得满屋子都是浅淡的酸味,本人则站在另一边加水和面。
\n
沈亭文没把人喊出来,干脆将空调打低两度,坐在门边玩手机。过了一会花涧折腾完,将蒸饺送上蒸笼,让沈亭文安排碗筷,自己方便回屋洗个澡。
\n
晚饭是花涧亲自下厨做的三鲜蒸饺——没有青椒,换成了二肥八瘦的标准梅花肉,和去了皮的茄子土豆一起切成半厘米左右的小丁,先用调料腌上小半个小时,再用面粉淀粉配比合适的面皮包成半只手掌大小的饺子,上锅有蒸就变得几乎半透。土豆的脆、茄子的软烂和猪肉的弹牙混合在一起,在配上花涧调配的料汁,能让沈亭文惦记好几天。
\n
和沈亭文这种学做菜式要先炸一下厨房的人不同,花涧多少有些做菜的天赋在身上。沈亭文开玩笑时问花涧要不要考虑考个厨师证,然后被花涧踹下床睡了三天地板,外加额外承担一周家务,才勉强让花涧原谅他。
\n
某人做菜全看自己心情,从不考虑他人需求。
\n
花涧时间控制得刚好,沈亭文将加好糖的酸梅汤摆上餐桌时,他刚好擦着头发从楼上走下来。两个人你一只我一只地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