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帆风顺“
在阳光下格外刺眼。他突然站起身,对老汉说:“烦请转告杨大人,萧某不走了。“
阿福愣住了,老汉也急得直跺脚:“公子糊涂!留在这里是等死啊!“
萧琰望着京城的方向,那里的炊烟正袅袅升起,像无数双伸向天空的手。“魏忠贤能封得住城门,封不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他从怀里掏出那半张烧焦的宣纸,“我要去找能把这些事说出去的人。“
他想起昨日在砖窑外,听见两个窑工议论,说国子监的刘祭酒虽被魏忠贤罢了官,却还在偷偷刊印《酌中志》。那本书里记着魏忠贤迫害忠良的种种罪行,若是能送到南京的南都御史台,或许能有转机。
商船的鸣笛声在河面上回荡,萧琰将阿福托付给老汉:“告诉杨大人,江南的水是清的,总有一天能洗干净京城的血。“
他转身往回走时,芦苇在风中倒伏,露出身后越来越小的船影。
夕阳西下时,萧琰回到了京城外的乱葬岗。老周的尸首已经不在东厂牌坊上了,有人说被野狗拖到了这里。他在白骨堆里翻找,终于在块断裂的石碑下,看见那件沾着血的粗布短褂。坟头的狗尾巴草被风吹得摇晃,像在替死者点头。
夜幕降临时,萧琰敲开了国子监后街的一扇朱漆小门。开门的老仆看见他,吓得差点瘫倒在地:“萧公子?您怎么还敢回来?东厂的人昨天刚来过!“
萧琰拨开他往里走,正院的石榴树下,刘祭酒正坐在石凳上翻书,月光照在他花白的胡须上,像覆了层霜。
“后生可知,你现在是京城头号要犯?“
刘祭酒翻过一页书,书页泛黄的边缘写着蝇头小楷。萧琰从怀里掏出那半张宣纸,老人的手指突然开始颤抖:“这是...
杨涟的笔迹?“
“学生想借先生的刻书坊一用。“
萧琰躬身行礼,“哪怕只有一夜。“
刘祭酒望着他年轻却坚毅的脸,突然笑了,笑声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