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就这样草草了事。不但失去了刚刚得到的三郡之地,也失去了很多蛰伏数年,才刚刚培养起来的将领和士兵。
\n
最终的结果呢?
\n
罪魁祸首马谡被斩首示众,诸葛亮自贬为右将军。在斜谷口,赵云和邓芝只率领五千兵卒,就牵制了魏国征西将军曹真的大军,最后也损失了不少士兵。因此,赵云也被贬为镇军将军。而王平呢,并三校尉之兵,唯独只有他在这次战役当中升了官。
\n
诸葛亮能被称为一代名相,就因为他赏罚分明。
\n
可是,陛下,您呢?五路伐夏之后,您做到了赏罚分明吗?您的处置算得上明君吗?”终于说完了,还好他比较熟悉三国,这要是换一个朝代,蔡道还真说不利落。
\n
事实的确如此,可那是宋神宗钦定的结果,武官们根本就不敢说什么。再说了,这次五路伐夏与以往不同,带兵的统帅不是丘八就是太监,文官恨不得让官家把他们都杀了,才不会管谁对谁错。
\n
“怎么,你对朕的处置有异议。”宋神宗沉着脸,沉默了一刻钟,才阴森森的问道。
\n
“当然有异议。陛下和诸位大臣肯定比草民了解的清楚,而草民只是花了0文钱,问了一个汴梁的地里鬼,才了解了关于五路伐夏的一些事。
\n
一切的节点就在灵州城下。在各路大军到达灵州城以前,不论事实如何,因为有陛下您撑腰,高遵裕是统帅,所以不论做什么都是对得。这一点也不用争论什么。
\n
可是,灵州城下,高遵裕就已经解除了泾原路统领刘昌祚的军权,那么攻不下灵州城,被灵州城的军队来了个水淹七军。五路大军,四路溃败,是谁把被接触兵权的刘昌祚扔到后面断后,又是谁推诿塞责,将败军之过推给了刘昌祚。
\n
一个在战前就已经被解除兵权的将军,却还要带领着残兵败将为大军断后,战后还要背上败军之责。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