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又有西夏国再次兴兵这件事。虽然,西北各路驻军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n
可是,赵煦却没有太大的信心。
\n
没有经过实战的检验,赵煦不确定章楶,财相章惇的这个族弟是不是西军抵抗西夏国进攻最适合的统帅人选。
\n
而且,赵煦也感觉出了,自己亲政之后,在军事方面人才凋零的困局。
\n
种谔死了,刘昌祚死了,王韶也死了。
\n
唯一让他放心的折克行,却是困居一地,他受家族所限,始终只能防守河东路一地,顶多就是派部分兵力,协助西北各路做好防守而已。
\n
狄安此次在南征军中的表现,已经充分说明了,狄家这个将门之家已经真正的没落了。他这个人勇则勇矣,却完全不是一路主帅的材料。
\n
这恐怕也是蔡道唯一看错的一个人。
\n
相较于狄安,赵煦如今更加看好杨家父子,特别是那个杨家的杨怀文,虽然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可却有做军师的潜质。兴化城之战,他献得计策虽然粗浅,可好用就行。
\n
杨怀文的父亲杨继宗和狄咏一样,没有什么太大的本事,却也是办事勤勉。反正,他在南征军中并未出现什么差错。
\n
大宋国如今的形势同样岌岌可危,这是蔡道南征一场大胜根本掩盖不住的。
\n
几经权衡之下,赵煦最终还是采纳了杨畏的建议,搁置了蔡道在奏折中的请求。
\n
这样做,赵煦自己也预料到蔡道肯定会撂挑子,主动从升龙城撤兵,那个时候,他就可以用私自撤兵来治蔡道的罪。
\n
有功则赏,有过便罚。
\n
赵煦不作回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