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常发放其寄禄官的俸禄。不过,这些人退下来之前,寄禄官都要降一等。
\n
从绍圣二年元月开始,参加这次科举考试的学子们都陆陆续续地赶到了汴梁城。
\n
这一次科举考试地方官府组织相当不错,在各府州县的驿站内,都会给过路的学子们免费提供住宿和一到两顿饭食。即便是办差的官员们也要为这些进京赶考的学子们让地方。当然,由于学子们的人数实在是太多,对于住宿条件也就不能太苛求了。
\n
相关的这些费用一律都是由朝廷的国库来买单,而并不是由地方官府来负担。
\n
对于一个驿站来说,光是给过路的学子们提供住宿和一两顿饭食,花不了多少钱。可架不住天下的学子太多。而且,这一次,赵煦可不单单只开进士科。
\n
进士科考完,还要开考制科、童子科等等,凡是以往大宋皇帝开考的其他选材考试,赵煦都会举办相应的考试。
\n
所以,这一次进京参加各种考试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人次。
\n
单是这一笔花销就足以让去年的大宋朝国库破产,好在南征军攻破了升龙城,光是一座,就让赵煦得到了大量的财富。
\n
所以,官家这一次才会表现得如此大方。
\n
但是这一个举措,就大受天下贫寒学子的称赞。
\n
而且,赵煦还废除了范仲淹改善的科举制度中的一些并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各州府县在院试的时候,需要生员之间互保,这个政策,实则是大大限制了贫寒学子参加院试的机会。说起来,范仲淹本人也是出身贫寒,可他制定的这个举措,却是害了不少贫寒的学子。
\n
赵煦的这一改良,进一步解放了一直束缚在贫寒学子身上的枷锁。
\n
不仅如此,还听说,这一次会试的地点也赶了,新的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