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方式来选拔。
\n
而总编修的人选,蔡道并没有多说什么,赵煦有自己的喜好。
\n
何况,朝中的各位大臣,还是小看了赵煦的‘野心’。
\n
如果,单单是资治通鉴的话,根本就用不了五万人。
\n
赵煦想象自己的先祖宋太宗赵光义一样,在编一部属于自己的《太平御览》。
\n
这将是大宋朝的第二部类书。赵煦将收揽天下间的奇书,绝版书,将其汇总成册,以供自己及后世子孙收藏和阅读。
\n
三榜三甲究竟花落谁家,蔡道并不清楚。
\n
不过,有一点却是他可以肯定的,状元、榜眼、探花总共九个人,其中大部分都是阿谀奉承、用词华藻之辈。不然的话,他们又怎么能够从数万人中突围而出,打动那位小皇帝呢?
\n
那种题目只有和合了赵煦的心意,才有可能被点为三甲。
\n
不过,这一切都与蔡道无关了,此时的他就正在忙着自己的事情。
\n
如今,蔡道早已不再汴梁城里带着了。
\n
带着亲随一起来到了武当山,最终,朱太后还是应允了他的请求。毕竟,他要做的事情,对大宋的江山,对赵煦都有好处。
\n
在古代,不管是皇家,还是官府,大兴土木总是劳民伤财,一方面虚耗国库,一方面无节制的征徭役,虚耗民力。
\n
如果从后世的角度来看,还要加上一条——破坏自然环境。因为,中华古代修建大型建筑,并不像西方那样,用石头修建,大多数的建筑,基本上都是用木头修建的。
\n
可这一次,在武当山修建大规模道观的人是蔡道。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