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看了之后,那就更是不得了。
\n
本来,出了这种事如果换个官员,比如说曾布,官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准备再追究当年的是是非非了。可是,谁让出事的人是蔡道的亲伯父蔡京呢?
\n
爱屋及乌,有时也可能是恨屋及乌。
\n
因为小皇子赵茂突然夭折,可蔡道却偏偏治愈了大皇子,这让赵煦心中一直憋着一股邪火。好不容易找到机会了,他怎么可能放过打击蔡道的机会了。
\n
于是,小皇子夭折没有过多久,张商英和蔡京同时被罢官,他们二人分别被左迁到淮南西路和淮南东路接替那两个朔党仅存的魁首,担任转运使一职。
\n
如今,整个朝堂之内,已经遍布都是章惇的党羽,或是那些不敢和章惇对着干的官员。
\n
可惜的是,赵煦的这个想法从一开始就错了。
\n
蔡道还巴不得自己的父亲和伯父早点离开汴梁城。
\n
这两个奸臣呆在汴梁城,对自己的名声并不是好事。
\n
受此影响,就连蔡攸身上的差事也丢了。
\n
对于这点,蔡攸反倒有些高兴,军器监虽然为大宋战胜西夏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后方的支援,永远是那么不显眼。活多,工钱少,眼见得白花花的银子,蔡攸却不敢贪污。因此,他早就在这个位置上干烦了。这件事也同样加深了他对于赵宋皇室的厌恶心理。
\n
他和父亲二人为他的妻兄拼死拼活干了那么久,却抵不住一句流言,一张薄薄的纸。试问,那个时候,除了章惇和蔡确之外,变法派中又能够有多少人没有给司马光、吕公著或者文彦博写过信。别人不说,刑恕和杨畏就是这么投机,才躲过被流放岭南这一劫的。
\n
更有甚至,蔡确之死,根本就与杨畏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