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嘉峪关的事。两支部队在出发前,他就已经把全权交给了两个副将,自然要信任他们。
\n
这支十万常备禁军的将官都是蔡道从众多年轻将领中优选出来的。军事素质也只能算是合格,让他们防守关城,问题不大。
\n
向蔡道的徒弟张剑北那样天资甚高的文武全才的年轻将领,可遇不可求。
\n
潘雄却亲自来到了滦河防御的最前线,这里才是整个防御体系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n
滦河上中下游水势相差很大,特别是上流,现在又是初春,北方春雨贵如油,河水的水量非常小,很多地段,辽军骑兵只需骑马便可趟过河道。
\n
因此,潘雄一到滦河前线,立刻部署兵力。
\n
现钱留下的八千常备禁军,分出三千派往了榆关,再加上榆关之内原先有点两千常备军和五万屯田兵,总共有三万五千名禁军士兵,防御工事虽然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搭建起来的,可潘雄看过后,非常满意。因此,他留给榆关的士兵人数并不多。
\n
第二批三十五万屯田禁军,如今还有三十万,卢龙、迁安、乐亭、遵化四座要塞城市个驻扎了一万人的屯田禁军,他把剩余的屯田禁军全都部署在滦河北岸的防御工事后面。上游布置了十二万人,中游布置了五万人,下游布置了八万人。
\n
而潘雄自己身边只留下了一万五千人的禁军混合兵种作为总预备队,驻扎在滦河中游防御阵线之后。这支总预备队是由五千常备禁军和一万屯田禁军组成,全员都配了战马,而且,这些人各个都会使用神臂弓。
\n
当然,向蔡道亲自训练的那些狙击手,数量就很少,目前也只训练出了两个都的人数。潘雄临出发前,蔡道就把其中的一个都派到了他的麾下。
\n
要说准备完全,那肯定不可能,对于要求非常严苛的潘雄来说,给他多少时间和物资都会觉得不够用。可是,时间就是如此的有限,能够在滦河北岸初步建立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