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吝啬地给出赞扬,光渡虽然是个年轻气的,但至少没有像朝廷上的那些愣头青一样,做事如此大火气。
\n
礼部尚书已经懵了,但他这种老狐狸,已经品出几分光渡的用意。
\n
翌日上朝时,他特地等了光渡,终于在光渡出现在宫门前时,他才“正好”从马车上下来,与光渡一同入宫。
\n
只从昨日看来,光渡对皇帝于此事上态度和心思的了解,显然远超出于他,而这件事要命,他确实需要从光渡这里,探探皇帝的意思。
\n
“陛下不如赐以厚赏,召李元阙回中兴府犒赏,接下来,就只看李元阙会如何做。”
\n
皇帝要一个个听过他们的意见,是真的在思考揣度,还是他心中已经拿定了主意?
\n
皇帝的表态,让光渡确定了他没有对皇帝判断错。
\n
而那些有手段的老将,又与李元阙的外祖父交好,皇帝不信,已经搁置许久,双方怨念已深,嫌隙难解,难以所用。
\n
皇帝内心对李元阙个人武威,是非常惧怕的。
\n
或者说,至少以他现在资历,这么做无疑于自我逐离。
\n
即使是他心中已经做出决定,皇帝也需要一个人,来替他将他心中的话说出来。
\n
早在朝会之时,光渡不发一言,却已经在心中推演李元阙在面对来自中兴府的试探后,会做出怎样的回应?
\n
细玉尚书转过头,眼中精光闪烁,快速打量着光渡。
\n
这话中的意思,便是先按下了。
\n
只看皇帝的态度,再看如今户部尚书都与之攀谈的模样,便知道西夏朝内的格局,正在变化。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