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合。
\n
各地发往治汛的折子,被光渡按在工部,不曾上疏。
\n
一些地方官员不满光渡的隐瞒,于是直接越级奏报皇帝请求防治水患,可这些折子,却也都逃不过一个“留中不发”。
\n
原因无他,朝廷拿不出治水的钱。
\n
不止治水,就连地方官员的俸禄都拖欠了月余,如今的户部从上到下焦头烂额,一个铜板恨不得掰成两半用。
\n
皇帝如今内忧外困,去岁朝廷收上来的钱粮,在献与蒙古后,本就不多的余钱要应付着宫里的用度,同时还要再凑出来增加军费,以应对前线危机。
\n
是以这种折子,皇帝根本就不会理会。
\n
而这一个月,皇帝竟有度日如年之感。
\n
近来细玉一党的反扑堪称凶悍,皇帝不曾想到细玉尚书会挑在这个节骨眼发难,是以没有任何准备,只能被动仓促地应对,这一个月连续左支右拙,心力憔悴。
\n
皇帝同样对细玉尚书也满怀怨恨。
\n
郭妃肚子里那个孩子,对他至关重要,一个身负祥瑞的皇子,一个证明李元阙并不是受神明眷顾的引子,就这样在宫中不清不楚地没了……他在失去了这个期盼已久的孩子之后,似乎一切好运都开始离他远去了。
\n
皇帝本来念及细玉一族的从龙之功,还有皇后、太子这两条缓和的纽带,只要细玉老贼安分守己,他不介意让其安度晚年。
\n
毕竟细玉一族再没有其他子嗣,老贼一死,后族就没可能夺权,也再成不了气候。
\n
原本他面前需要担忧的墙内之敌,只有一个,那就是李元阙。
\n
也没人在意小宋娘子明明与白兆丰“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