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摇了摇头,他未必没有这么想过,多半是放弃了,他要是真的这么做了,吸引的仇恨就太多了。
\n
三年一考,能出仕的举子名额是固定的,一省总共才几十、一百余名,本来竞争就激烈,家中没有余粮的人是没有办法让一个男子脱产十几年、数十年去科举的,成本太高了,但如果这种廉价的学校推广开,竞争激烈的程度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这种教授不入流手艺的学校挺好,名额有限,也不会招了谁的眼。
\n
这对于这些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是好事,成本低,回报期不长,自然趋之若鹜,对开办人也十分推崇。
\n
他要是回到了京城,是不是也会继续开办这种学校?应该会吧。
\n
楚大人想到这里,不禁笑了,心中已经开始期待林烨回京后一起共事的场景了。
\n
而且这还事关他自身——远的不说,每天上朝他家门口的路他已经受够了,尤其是下雨天和下雪的时候。
\n
司徒铭希在民生方面的感触不多,但深觉自己长了见识。
\n
他去了不少地方,这边的山水他看了以后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他弟弟要是来了,多半要乐不思蜀了,而去的地方多了,他也看到了不少迥异的风俗,比如有的异族他们没有男婚女嫁的说法,他们反过来,女儿留在家中招婿,儿子去上门,还有的实行走婚制度……
\n
年刚过,吴三就扶棺回乡了,他父亲吴钦差的尸体已经找回来了,没有侥幸,他父亲被他们掳走没多久就因为什么都不肯说被杀了,抛尸到了山谷,地方也不能确切的说个地点,费了不少时间才找到,然后又让人收敛入棺,如果不是吴三没有足够的人手,他在年前就要领他父亲回乡,让他入土为安了。
\n
在他们离开的那一日,育兴城外亭里,一堆官员在此送行,吴钦差是殉职在任上,所以就连巡抚也来了,送他一程。
\n
吴三披麻戴孝,跪在地上冲这些前来送行的人磕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