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演变。
\n
从周代刻鼎,说到秦峄山碑。
\n
孙教授的言语清晰,知识丰厚,听得直播间一群不是本专业的观众,都沉迷于文字的魅力之中。
\n
然而,仍旧有一些人很急。
\n
孙教授虽然放了若沧的视频,但是他没说若沧写的什么字,有没有写错啊!
\n
聊天框刷刷刷的弹出类似疑问。
\n
沉浸于学习的路人,给他们翻了个白眼。
\n
拜托,明星写得对不对又不重要,好好听课不行吗?
\n
当然不行。
\n
不止是直播间的某些观众觉得不行。
\n
连教室里听公开课的学生,都在孙教授讲课间隙,举起了提问的手。
\n
得到了教授许可,一位声音清脆的女学生问道:“孙老师,那刚才若沧写的到底是什么啊?”
\n
她问出了群众的心声,直播间都能听到课堂上短暂的骚动。
\n
孙教授温和一笑,“这就要讲到我们中国本土传说了。”
\n
说完,他拿起粉笔,转身在黑板上落字。
\n
落笔温柔,痕迹如水。
\n
繁复的篆文曲线弯折,孙教授写出了六个秘篆。
\n
孙教授写的秘篆,气势圆润,和若沧锋利的书写风格截然不同。
\n
但是他把视频再次点开,暂停,所有人都能看懂,他写的秘篆和若沧写的秘篆,笔画一模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