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得猫爪挠心,忽见镜清先生迈着不疾不徐的步子出了阵,似是要为阁主剑侠打头阵!
望着心中楷模,练经纶激动不已,这可是镜清先生,既通文理又晓世情、刚正不迂、知俗不媚的镜清先生,由镜清先生开场,这一局就更精彩了。作为参谋长,练经纶也肩负军事建设教育的职责,他判断这局对阵很有详细记录的必要,因此手中化出一只纸鹤,飞向后方通知增加隐蔽水镜卷轴记录。
尹镜清刚走出阵,城楼上的叫骂就霎时支吾起来低了下去。
当官多数是儒生,哪有儒生见了当世儒贤不心虚的。就算出身权贵不必考功名,读书时也学过先生的文章,何况尹镜清险遭明樑帝处决,在民间是成圣般的民望,城楼上的大官小官谁都不想被清流笔杆子记住遗臭万年,一时都噤若寒蝉。
但话分两头,尹镜清是受百姓崇拜,却也是浑沌极记恨的反贼。徵城势力之主知道城中定有浑沌的眼线,他们这么一声不出,回头也难以交差。而且,徵城势力之主自认好歹也是出生显贵,主家祖上曾封过侯爵,自家下人都尊叫他一声“小侯爷”,怎么能在一个无官无职的白板儒生面前大丢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