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那是他们第一次共进午餐。
\n
玻璃杯蒙上一层水雾,年知瑜目不斜视地计算肉片下水的秒数。白煜月无聊地东张西望,好奇地用手拨弄梵高的仿画,忍不住和对面的人说话:“我怎么觉得这个向日葵仿的色调不太对,向日葵难道是红色的吗?”
\n
年知瑜欲言又止,多年“食不语”的教养让他无法应对白煜月,但沉默尬场更不是一个好选择。他轻轻皱起眉头,立刻选择不会出错的话题:“我听说你的文化课成绩很好,或许你才是对的。”
\n
反倒是白煜月尴尬一笑,他也不知道自己学历史怎么学得那么顺利,仿佛天生就在脑子里一样。文化课是他难得上手的课程,他便更加用心地读书。
\n
他突然开口道:“我听说狱火会有个黄金钓竿,是真的吗?”
\n
年知瑜身形稍僵,缓慢点头,再行云流水地拿起一杯茶缓解尴尬。这个黄金钓竿是狱火会会长的象征,年知瑜拿到它时都无法控制自己的表情,满头问号。
\n
如今,那条黄金钓竿被他挂在会长办公室的展览柜。不管它来头是什么,先供着就对了。
\n
白煜月接着说下去:“狱火会是白塔年代最久的组织……它源于‘鱼获’的谐音,一开始是个钓鱼协会……”
\n
向导们从12岁就进行为期4年的冰原求生。年少的向导当然无法单打独斗,只能团体合作。有了合作,就会有分配,也就有了分工更明确的组织,从而组成一个个微型社会。
\n
向导们的组织一度百花齐放,但只有两个组织长久延续。一个是秉持着“能钓鱼就能活”的钓鱼协会。后来组织越办越大,钓鱼协会已经和钓鱼没什么关系,便改名为“狱火会”。但精准计算、耐心等待、独立自主的精神内核一直流传下来。
\n
因为这都是钓鱼的必备品质。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