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检查伤口;连最年幼的孩子都捡起地上的树枝,说要帮着烧火。
朱天林看着这一切,突然想起海丰城的城隍庙。那时他以为安稳就是有粮吃,现在才明白,真正的安稳是知道身边有同伴,知道就算城破了,也有个叫
“聚义坪”
的地方能收留你,有群像破山队这样的人,愿意等你、带你、护着你。
“朱什长,这里有口井!”
弓箭手突然喊道,他和青狼幼崽在寨角发现了口枯井,井底还剩点积水,足够暂时解渴,“山民说下雨时这井会积水,咱们不用怕没水喝了!”
朱天林走过去,井壁上的青苔滑腻,能看到前人刻的字
——“大宋景炎三年,聚义于此”。是前朝的义军留下的,他们或许也像现在这样,在绝境里聚集,在残寨里守望。
“破山队分成三组。”
朱天林用刀在地上画了个简易的地图,“弓箭手带两人去附近找水源和野菜,注意别走远;书生带着民妇打扫石屋,把能住人的地方整理出来;剩下的跟我去加固寨门
——
用旧寨的石块,再把弓箭手射断的树干拖来当障碍。”
残兵们听得认真,连之前瘫在地上的伤兵都挣扎着坐起来,说要帮忙撕布条捆树干。那个拄拐杖的老兵自告奋勇,说认识山里的草药,能采些止血的回来,还说要教大家辨认毒草,免得像在海丰城那样,有人误食了元军扔的毒草送命。
朱天林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突然觉得聚义坪有了生气。石屋里飘出草药的清香,寨门口传来搬运石块的闷响,连青狼幼崽都叼着根树枝,跑到朱天林脚边放下,像在帮忙干活。
“朱哥,你看!”
弓箭手突然从山路上跑下来,手里举着面残破的旗帜,是从海丰城逃出来的民妇藏在怀里的,边角被烧得卷曲,却还能看清上面的
“宋”
字,“她说这是张都尉最后插在城头上的旗,她拼死才抢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