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看陈惠出事后,陈家那几日的忙活,无头苍蝇一样瞎跑瞎撞。怎么也不像是背后有大人物的样子。
\n
而且徐鹏秋和李健楠都知道,襄县窝点要倒了。襄县市面上已经有流言传说,襄县大半个月不见新货送到了。这阵子贩卖的全是储备。
\n
不过徐鹏秋和李健楠还是没把向襄县窝点与陈家挂上钩,因为那种财力与陈家太不相称了。陈惠胡诌的‘十万斤好铁’和‘其中一份子’在两人心头深深地扎下了根。
\n
宿营地中心,李钊的帐内。
\n
衙役小声的将徐鹏秋与陈家会面的消息报给了李钊。李钊没什么反应。连州城首县的民团他都管不了了,他还能把徐鹏秋怎么着?
\n
再跟常瑞搭伙搞掉徐家吗?先不说徐家的份量与陈家完全不同,就说常瑞还敢不敢这么干都是一个未知数。这次陈家打破县衙劫牢破狱,常瑞是连老婆都丢了的跳墙而逃,险些将自己都搭了进去。李天河、黄杓等落在陈家手里,虽然断了胳膊腿,却还能留下一条命,却没人敢保证常瑞这个罪魁祸首落到陈家手心里,还能保全一条性命。
\n
吃一堑长一智。常瑞已经接受了教训,地方上的豪强大户,不是善茬。他们作为联系官府与百姓的一层存在物,真真的是存在即是合理。有必须的理由,有生存的实力。
\n
在鲁山县,至少是在鲁山县,常瑞任期内绝对不敢再煽风点火了。
\n
李钊心里很憋闷,但这口气他忍下了。人这一生谁不憋其口气呢。皇帝也不能万事顺心是不是?他现在所有的牵挂都寄托到开封府的回文上,李钊大出血五千两银子【常瑞给他打了一张两千两银子的欠条】,由知州王俊出面向开封府火速递上了一封公文。王俊王知州的面子还是比李钊这个州同大的,明面公文,暗地里使银子,能有什么结果就看巡抚衙门的回文了。
\n
虽然他对阿思哈的节操很有信心,李钊坚信五千两银子足以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