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饭还是吃得很尽兴,席间季辞窥见了陈川去省城读大学的原因。
记忆中,陈川高中那会儿一心想要逃离s省,去上海或者深圳。最后考的分数虽然不怎么样,但总有沪深的学校能上。
但他最后还是去了省城。
听陈川在席上讲述,季辞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陈川本来前三个志愿填的都是沪深的学校,她爸陈鸿军得知后,第一时间跑去他的高中找校长,硬是把他刚提交上去的表格要了回来,逼他改成了现在这个学校。
陈川为此很是闹了一阵子,甚至叫嚣要跟陈鸿军断绝父子关系。但在九月份,他还是在陈鸿军的威压之下老老实实拖上行李箱去省城上学了。
陈鸿军给陈川找的这个学校,看似籍籍无名,其实非同一般,这是陈川上了两年学才逐渐意识到的。
这个学校是个新学校,在省外勉强算个二本,省内却是第一批次招生。学校很有些不一般的资源,所处地段寸土寸金,环境设施都是一流,来报考的大多都是陈川这种家境殷实但成绩不咋地的省内人。
所以这个学校虽然看上去平平无奇,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却都相当可观。在座的九个人里,四个机关单位,三个地方上的知名大企业,还有两个正在做互联网创业。
这些人并非上次在季狗子火锅店见到的束斯文之流,谈话中能看出他们为人实在、低调、有分寸,陈川在席间也表现得更像一个正常人。很显然,他们才是陈川更看重的朋友。
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想必这就是陈鸿军哪怕跟儿子撕破脸,也一定要逼着陈川上这个省城院校的原因。
通过这个学校,陈川能在省内编织起一张属于自己的人脉关系网络,今后无论他去省城,还是峡江市,都能有认识的、帮得上忙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