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年代久远,也无从考证。
\n
不过镇上的读书人确实不少,向学之风,也比别的地方浓厚。
\n
李大成刚一进城门,就见街道两旁商铺林立,挑着扁担的货郎走街串巷,吆喝声不绝于耳,相较于河谷村,又是另一番景象。
\n
街上也有拎着自家养的鸡鸭,步履匆匆的,想来也是要找地方卖。这样一来,他扛着一整只黑山羊站在街上,倒是也不显得突兀。
\n
街边有个妇人,提着一篮子鸡蛋,在小声的叫麦,不多时就有两个妇人上前问价。李大成瞧着,却没吆喝。一来,整只山羊,并未宰杀,寻常百姓肯定买不了这么多。二来,在街边也容易被压价,倒不如卖给酒楼食肆,省心不说,价钱还高。
\n
对面有个馄饨摊,摊主是个中年妇人,馄饨做的有一手,光站着香味都不停的往鼻子里窜。
\n
李大成赶了这么久的路,肚子里早就饥肠辘辘了,可苦于身上没有银子,只能忍忍。想着等卖了钱,也买上一碗尝尝,也解解馋。
\n
身旁两个路人的对话,打断了他的思绪。那两人提到福宝楼,说那里的吃食儿一绝,不早早的过去,根本连位置都没有。
\n
李大成上一世便是开酒楼的,生意好的酒楼,不会吝啬银子,选的食材都是新鲜顶级的。如此,客人中定少不了城中富户,宴请聚会,想来也愿意吃个新鲜。
\n
他想去福宝楼碰碰运气,向旁人打听了福宝楼的位置,也没耽误,径直找了过去。这一条街上多是食肆酒楼,福宝楼位很显眼。远远的就能瞧见,书了福宝楼三个大字的金漆招牌,到真是像路人说的那样,生意不错。\n\n\n\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