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经过教育宣传,让这些村民知道所谓的河伯娶亲,山神娶亲,不过是这些方士联合地方上的豪强,为了榨取百姓钱财而弄得草菅人命的事情,这一套下来那些方士的名声彻底臭了,最起码几十年内在大汉都是很难混的。
佛教徒就不一样了,因为是全新的宗教,在大汉就没有污点,加上其教育讲究众生平等,导人向善,这容易被大汉的普通百姓接受。
于是大汉本土大量的方士把头一剃,成为了虔诚的佛教徒,也开始传导释迦摩尼众生平等,导人向善的理念。
而对佛教的传教而言,有大汉本土方士加入,那就是如虎添翼,这些方式很快就找到了佛教传教最大的弱点之一,那就是不是大汉的本土宗教,大汉的百姓是极其高傲的,你不是自己人,那传播就会受到限制。
这就让这些僧侣感到为难了,释迦摩尼传教的范围一直都是在天竺附近,他们想和大汉搭关系也搭不上啊。
但这对那些方士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这年头出门在外关系都是自己找的,当今的太上皇,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这些本土的僧人查找大汉的典籍,终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了,那就是百家之宗的老子,在函谷关写下《道德经》之后,就西去不知所踪。而大汉的西面正好就是天竺了,而更巧的是老子出现的时间,和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是一个时间段的。
而释迦摩尼没出家之前是一个王子,这样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王子为什么会突然觉悟出要出家,并且还有了如此高深的智慧?
“有这种事?”这些天出来的僧人都迟疑了,联系到释迦摩尼的经历,还真有这种可能性。
“那必定是要有一个智慧更高的学者去教导释迦摩尼了,您看这不就对上了,释迦摩尼就是老子教导出来的,佛教就是道教的一个分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