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接下来两天,王延光就不停地走亲戚,把村里关系好的那几位拜访了个遍,跟王箱盛说了种地的事儿,他满口答应,王家寨人多地少,他巴不得多种几亩,哪怕是山上的差地也不嫌弃,只要肯下力气,总能多收些粮食不是?
王延诚也到了快说亲的年龄,听说有机会认识外村的姑娘,赶紧答应,生怕王延光找了别人。
周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王箱如、王延光父子俩就穿上最体面的衣服,收拾地排排场场,提着礼物出门了,到下面喊上王延诚,他也换了新衣裳,还专门理了发,看上去比王延光还激动。
来到山下,跟白兴发汇合,再坐上班车,晃悠了半个多小时,在竹溪乡政府门口下车,又走了十来分钟,才到地方。
白兴发的堂哥白兴平一大早就坐在门口等着,看到他们赶紧起身欢迎,“路上辛苦了,快屋里坐,娃他妈,赶紧烧水,老哥,抽烟不?来一根?”
看到他家的房子跟自家的差不多,王箱如放心了不少,连忙接过烟道谢。
“谢谢叔叔,我不抽烟。”王延光没有接。
“不抽烟好啊。”白兴平一看这孩子体格健壮、模样周正、又不抽烟,印象顿时好了不少。
一行人来到堂屋坐下,一边喝水一边聊了起来,白兴平的问题都很实在,家里几口人,有几亩地?有没有牛?有几间房子,能打多少粮食?外面有债没有?
王箱如一五一十的回答,家里原本四口人,女儿已经嫁出去了,分了快六亩地,两头牛,粮食够吃,房子现在有三间,也够住。
之前孩子读书借了一些钱,今年他在部队立了功,县里给了一些奖金,外债就还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