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导致穿插部队遭袭击时步兵不能及时下车作战,几乎成了铁板上的鱼肉,有些士兵至死还捆在坦克上,惨不忍睹。叔叔曾亲眼目睹过这样惨烈的一幕,我军搭乘步兵的坦克部队在一个山口处遭敌反坦克混合部队伏击,狭路相缝,首车被击毁,第二辆坦克接着上,前仆后继,路边一辆被击毁的坦克上四名战死的战士临死尚不瞑目,姿势几乎一样,一根背包带将他们的身体紧紧绑在坦克上。
\n
每当叔叔喝醉了就之后,谈起这一幕,都不禁老泪纵横,悲伤不已。
\n
后来,军方从国内运去了一火车皮的炸药,将高平、谅山的所有大量为华夏援建的工厂近乎爆破完毕。因为,当时的徐将军已经打红了眼,亲自下令“拂晓攻击开始后,谅山一间房子也不能留。”事实上何止徐将军打红了眼,东线饱经磨难、血染征衣的各参战部队早就已经是地煞星附体,怒火三万丈了,命令被不折不扣的执行了。
\n
华夏军队损失惨重,除了军事指挥体系混乱以外,还有一个更致命的原因在于武器装备上。因为这场反击战,不但是为保卫国土的完整和国家尊严之外,还是作为两国武器的实验场。
\n
以班组为单位的单兵自动武器上,越军要多于华夏军队,往往能先我军开火,火力上也较我军猛烈。在越南这样的山岳丛林地区作战,遭遇战一般发生在50米的距离内,我军的56半自动步枪不能完全发挥其精准的射击优势,反而因射速较低而被越军的自动火力压制,造成战斗中的被动。在冲锋枪的实用性上,我军的56式和越军的ak47虽同出一脉,但ak47枪用钢材精良,枪体轻,连续射击枪管不易发红,且不易生锈。同时制造工艺优良,公差小,射击精度高;56式则枪用钢材差,抗锈蚀性能差,特别是在越南战场那种高温高湿环境下,如不及时擦拭,很快就会生锈,严重的甚至拉不动枪机。而且56式枪体较重,耐高温性能较差,连续射击后枪管发烫,弹头初速变低,准确性明显下降。因为自动火力不足,实战中,往往要依靠56式轻机枪对越军进行火力压制,可以说,56式轻机枪是79之战中的功臣。然而56式轻机枪也有其缺陷,如供弹方式比较落后,容易出现卡弹,精度一般,弹着散布较大且只能连发,枪机的动作不可靠,容易受泥沙和缺油生锈影响等等。因为56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