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石磨,将稻粒如流水一般送入石磨之中,在快速的碾压之下,“哗哗”声音响起,颗粒饱满,色泽明亮的米粒纷纷落入了石磨下的木桶之中。
稻粒这边在紧锣密鼓地加工,麦粒那边也没有闲着,罗媞斯搬出了石臼开始了“双线程”操作。
麦粒在木杵的冲捣下褪去了坚硬的外壳,罗媞斯引来清水注入石臼之中,轻盈的外壳和杂质浮在了水面,沉甸甸的黄白色麦粒纷纷沉底。这时,稻粒已全部褪去了外壳,罗媞斯再操控空闲的石磨将经过去壳、浸泡的麦粒磨成了小麦粉。
将米粒存放在自己那具有永久保鲜效果的系统背包,罗媞斯今天想要做的是暄软蓬松的大白馒头。
罗媞斯亲自上手将研磨好的小麦粉和清水混合揉成面团,然后将其放置在温暖的地方自然发酵。
面团在气温的作用下逐渐膨胀,表面出现气泡,并带有微微的酸味,这就是传统的酵母——老面肥。
罗媞斯撕下一块发酵好的老面放入木盆之中,加入温水将其搅拌溶解,随后再往木盆之中不断加入小麦粉,边加还一边搅拌。
秉持着“水多加粉、粉多加水”的原则,调整好面团湿度和柔软度的罗媞斯开始了最耗费功夫的揉面环节。“面光、盆光、手光”的三光原则是和面的核心,在罗媞斯的巧手下,一个光滑透亮的面团就在木盆中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