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之责,行日常监运之脉,察企业举措是否合国策之航向,符律法之绳墨。另建严明功过格,详察国商绩效,供监事之参详,保商贾之气血长存。”
日影在光洁如鉴的青砖地上悄然移动,殿内议政之潮时起时伏,四院诸公言语交锋,如铁匠锤炼赤铁,又似雕工刻玉,字字句句皆敲击在国本之柱上,直击最深处。
数个时辰弹指而过,日晷之针稳稳指在午时三刻。共识渐明,大鼎将铸。胡泉以玄铁巨笔签署最终章程,笔尖划过“职工代表与股东代表各居监事之半”那行铁血文字时,墨尔本港外恰逢十二声礼炮撼天震海——伊万国订购的第二批“光荣级”铁甲巨舰正劈波斩浪,驶向湛蓝大海。决议如金鼓,终成定锤之音。胡泉与四院使司步出那紫宸殿深阔的门廊,正午的阳光烈烈披拂下来,映亮衣冠、肩章,恍若给这初生的国脉注入一股灼灼阳气,昭示着一个属于袋鼠国国有精工巨企的崭新时代,已然轰鸣启动。
枢机院内,消息如风卷池水,立时激起暗流潜涌。议员诸公,心思各异。精明者暗自盘算:得此监事会重职,不仅是权柄在握,身价倍增的捷径,更是浸润工商实体的通幽曲径。未来纵横政商两道,其势必不可小觑。其中约翰·史密斯议员更是心旌摇荡。他出身商界名门,深谙铜臭气息。此令一出,在他眼中不啻是为家族势力向国之经脉更深处渗透,铺设了一条煌煌大道。他即刻四处奔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急切打探着哪些国营巨企监事名单尚悬未决,心中反复推演,如何将亲信与利益悄然植入其中。
几位枢机老成持重之臣,不动声色地将早年所谓“企业管理历练”之事,润色后悄然写入给大统领的述职折中。往日仪容讲究的衣袖上,竟也出现了与炉前工匠相仿的耐高温护腕。在昼夜炉火不息的悉尼钢铁厂,一位老班头不经意间发觉,某位常来“体察工情”的显赫议员脚上那双名贵皮靴的靴底磨损痕迹,竟与自己这终日钉在轧钢机旁的足迹别无二致——同样是半月形状,边缘被暗红灼热的铁屑烫得微微焦糊烙印。权位与炉火,在此刻竟诡异地叠印在一起。
就在此时,胡泉的脑中响起唯有他能听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