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同一个时间段赶到陌生的地方,吃住都先是个大问题。
在保证吃和住平稳进行的情况里,第一步先是建立服务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岗位、工作人员。
七十多亿人先要服务自己,安定下来以后,才能按岳峰的要求完成接纳全球幸存者的基建设置。
基地必不可少的基建设置大概是这样。
一,穹顶,包括穹顶生产线、调制工程师,这些只能是人,而不是机器人。
在得到李奇以前和以后,生产线和调制的人员都必须到位,最早的工程是满足七十多亿人居住的穹顶,而且速度要快,大家都等着住呢。
那么想一想,这批人的数量不可能少。
二,地面工程。
雪地之上的区域,包括居住区、工作区。工作区要有上班的、做饭的、扫地的,区域太大要有货运司机等物流,还有医生社区人员,机场也需要大量的地勤。这又是一批七十亿人服务自己的服务人员。
另外还有服务不是七十多亿人的服务人员,幸存者一批批的到来,也需要各种服务,占用一定的人手。
三,地下基地工程。
地面的区域是有限的,发展地下基地是迟早的事情,如果风雪存在于数代,地面肯定住不下七十亿人和他们的后代子孙,更没有种植和养殖的地方。
理论上,穹顶的面积有多大,地下基地的工程也随着扩大面积。
李奇的新技术应用于穹顶以后,穹顶团队几乎每天都在扩张穹顶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