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的安宁与太平,其功,应当刻石列传,岂逊于黄沙百战的将军。
合盟书在北海南岸签订,战事提前结束。
时彧这一战不仅平定了数十年的北人之患,同时,自增添的条款里,拿到了太子谢煜曾勾结北戎的证据。
谢煜被废黜太子之位,因其罪无法赦免,天子下令,途谢煜流刑,南至梅州,不得反。
定罪当日,太后晕在了蓬莱殿,自此后,不吃不喝,已有三日。
太后曾经也是临朝掌权过的<a href=https://52shuku.vip/tuijian/nvqiangwen/ target=_blank >女强</a>人,如今为了孙儿,不识大体,一定要陛下宽宥谢煜这种无法饶恕的罪过,实在匪夷所思,群臣百官都静默无声,就连当初斩钉截铁的坚定太子党,现如今也一个个保持了沉默。
此时此地,他们虽无雪中送炭,却也不曾落井下石。
他们是汉人,是汉人,则无法容忍太子为了铲除二皇子党羽,引入外敌侵犯中原的手段。
这样的太子,绝不是他们可以效忠的明主,现如今太子被废黜,扶植二皇子为储君,便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多年党争落下了最后一笔,那曾追随谢煜,发誓效忠,与谢翊为难最多的老臣,知晓大势已去,而自己也老迈了,是该给新人腾腾地儿了,为首的一监察御史,一中书令,都向陛下递了告老还乡的折子。
陛下朱笔亲挥,准了二人的奏。
谢煜踏上流放梅州之路时,陛下手持罪己诏,登上了长安最高的三出阙,在那里,以黄钟鼙鼓,宣读了自己的罪孽,并昭示天下,血气不足,心阳亏虚,此后二皇子代为监国。
这是退位的征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