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
刘熙看去,是一位跟在张奶奶身边管事的妈妈,她面色有些凝重,见了礼就说:“家里出了些事,还请姑娘回家一趟。”
“怎么了?”刘熙立刻坐直身子,家里都有张奶奶照应,她又报了守孝,按理说不该有事上门才对。
“姑娘是知道的,虽说是分了家各在一边,可家里这些人哪个不是亲戚连着亲戚,前天那边府里热闹,消息传来了才知道,原是储英馆透了消息,说二姑娘考中了,这本是喜事,可选考那日二姑娘因为腹痛并未去考,去考的人是姑娘啊,即便是考中了,也该是姑娘才对。”
刘熙忙问:“张榜了吗?”
“还没有,但亲戚都知道二姑娘中了。”妈妈面色焦急:“我们仔细想过,那日二姑娘就是病着,她都没去考怎么会中呢?”
平安也是一脸不好:“只怕是姑娘不在家让人钻了空子,那储英馆的名额一年就十几个,比弘文馆都难进,被顶替了也太可惜了。”
刘熙不作声,储英馆是太祖元后谢飞瑛一手创办,当年,太祖带兵打天下,谢皇后主管后勤安民,因战争死伤太多男丁,所以谢皇后大胆启用女子,调运粮草,安抚百姓,为大雍立下赫赫功劳,因此,在大雍立国后,谢皇后创办储英馆。
储英馆只收女子,又被民间称作女学,每年十几个名额,由弘文馆主师亲自出题考核文采,入选者会系统的学习国法礼仪,可经考核入宫,任职女官,辅佐中宫,也有极其出众者走上前朝,太祖十三年,大雍就出过一位女相,高祖朝又出过两位女将军。
得益于这些为国立功的女子,大雍一扫前朝对女子的苛求约束,风气开明,女子执掌家业者不在少数,储英馆也成为与弘文馆并列的学府,只要考进去,就有朝廷认定的身份,享举人待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