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翻脸。
他早就准备好了一切,既有心理准备,也有现实准备。
于是,周尚景只是微笑点头:「自从收到消息,得知俊臣被陛下指派为宣旨钦差、即将抵达南京之后,老夫就知道南京这局棋还没有彻底结束,老夫现在还能提着精神强撑,也是为了静候俊臣入场!」
顿了顿后,周尚景饶有兴致的提议道:「趁此机会,有王太师与宋家主的在场见证,你我二人定一个赌约如何?」
赵俊臣并没有询问赌约内容,也不关心赌注是什么,直接拒绝道:「既然这场棋局已经开始,接下来就必然要分出胜负,胜者通吃、败者退场,这种情况下另设赌局有何意义?不过是画蛇添足罢了!」
赵俊臣说「胜者通吃」、「败者退场」,并没有任何夸张。
双方接下来将要围绕着「联合船行」的控制权展开博弈。
而「联合船行」的存在,就是这般重要!
对于赵俊臣而言,他在庙堂之上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就是源于他对朝廷财政的掌控能力,若是只能眼睁睁看着周尚景夺走「联合船行」,赵俊臣对于朝廷财政的控制力就必将是大幅削弱,在德庆皇帝眼中也不再是不可或缺,绝对是兔死狗烹的下场。
对于周尚景而言,他宁愿与赵俊臣彻底翻脸也要趁机侵吞「联合船行」,就是因为他敏锐察觉到「联合船行」的存在不仅是极大削弱了「周党」的财源收入,还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江南缙绅集团对于「周党」的支持。
现如今,周尚景看似是占尽上风,但这种优势其实也是周尚景的最大危机。
若是赵俊臣接下来可以彻底翻盘,江南缙绅们就会接收到一个明显信号,那就是周尚景确实已经老了,不再是赵俊臣的对手,否则也不至于在占尽上风的情况下被赵俊臣绝境翻盘。
如此一来,原本就因为「联合船行」而一度立场动摇的江南缙绅集团就必然是再无犹豫,一定会纷纷改变立场,迅速抛弃「周党」转而支持赵俊臣。
毕竟,历朝历代以来,缙绅阶层的优良传统一向是「谁赢他们帮谁」。
而「周党」一旦是失去了缙绅阶层基本盘的支持,再加上周尚景的寿数已尽,最终结果必然是四分五裂、被各大势力吞并瓜分、进而是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另一边,周尚景闻言之后也同样感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